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缴费,具体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费,具体比例各地不同,最低缴费基数不得低于当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60%。
武汉地区的住房公积金缴纳方面,2023年度缴存基数上限为31,0975元,下限则根据武汉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确定,武汉市主城区下限为2,010元,新城区如江夏区、黄陂区、新洲区、蔡甸区下限为1,800元。
五险一金指的是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生育保险、工伤保险、住房公积金,这是单位给职工提供的保障、福利,五险一金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缴纳,不同地区标准不同,下面我以武汉为例。
住房公积金是可以断缴的,只是断缴期间不能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,在重新找到单位后再交上即可。“五险”中只有“两险”是需要失业后自己交的,这两天是“养老保险”和“医疗保险”。如果不缴纳会影响到退休领养老金。有些地区医疗保险可以允许断缴三个月,但养老是不可以的。
生育保险 :单位承担比例0.5%,个人不缴费。 公积金 :单位承担比例8%—12%,个人承担比例8%—12%。 武汉市五险一金缴存基数 社保 缴费基数: (1)按照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,2013年武汉市城镇在岗职工月均 工资 为4478元。
住房公积金:单位和个人比例是一样,分2档,具体单位可以选择5%(同时个人也缴5%),也可以选择10%(同时个人也缴纳10%)。
携带提取所需的各类资料,前往就近的管理部办事网点提出申请;管理部窗口审核材料;申请人签字确认;提取金额划拨至职工提供的银行卡。
提取住房公积金流程分为五个步骤。第一步,单位经办人前往银行服务网点获取《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书》与现金(转账)支票。第二步,职工向单位提交有关提取住房公积金的证明材料,单位审核后填写《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书》与现金(转账)支票,并在支票上盖上预留印鉴。
符合公积金条件后,怎么取公积金卡里的钱呢?来一起看看吧。
在急需用钱的情况下,如果要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钱,必须先符合以下条件才能提取:一是购买、建造、翻建、大修自住住房 提款金额和次数的限制 1)买房用房贷:每月可以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,提取总额不能超过购房成本。2)购房一次性支付:职工及其配偶每季度可足额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,一年最多提取四次。
职工可以凭借支取证明向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申请支取住房公积金,等候工作人员审核,通过就可以提取。法律依据:《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》住房公积金的管理:在承办银行为职工设立个人帐户,支取时经批准赁本人身份证办理。个人帐户余额按人行规定的三个月利率计息。
提取公积金的方法如下:购房或建造自住住房时,可提取公积金。偿还购建自住住房贷款本息时,可提取公积金。离休、退休或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时,可提取公积金。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时,可提取公积金。有房贷利息在偿还时,可提取公积金。丧失劳动力或发生重大事件时,可提取公积金。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异地公积金怎么转移到本地,以及异地公积金怎么转移到本地需要多久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公积金代办一览表:1、外地公积金怎么转回本地2、异地公积金怎么转移...
本文目录一览: 1、webservie+soap+wsdl入门 2、出纳英语基本口语都有哪些,本人是做出纳的,明天有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跟... webservie+soap+wsdl入门 综上所述...
本文目录一览: 1、离职后公积金怎么提取离职后公积金的提取方法 2、从公司离职后公积金怎么提取 3、离职后公积金怎么一次性提取 4、辞职后公积金怎么随时取的 离职后公积金怎么提取离职后公...
本文目录一览: 1、临邑离职后公积金怎么取出来 2、临邑公积金离职后多久可以提取 3、临邑离职后公积金多久可以取出来 4、离开$...
本文目录一览: 1、数据框的条件选择是什么 2、长春住房公积金提取需要什么手续 3、养老保险怎么取出来 数据框的条件选择是什么 打开EXCEL,把所有待筛选的日期数据框起来,在“开始”菜单下...
本文目录一览: 1、在长春上班,家是农安的,能马上提取住房公积金吗 2、长春住房公积金提取需要什么手续 3、长春提取公积金所需要的手续和办理步骤(包括单位与个人的)越全越好... 在长春上班...
本文目录一览: 1、临邑公积金封存半年才能取 2、临邑公积金封存后怎么提取 3、临邑公积金离职多久可以取 4、$[city_na...
本文目录一览: 1、sql中执行存储过程参数如何取表中查询值 2、如何取SQL结果集的第一条记录 sql中执行存储过程参数如何取表中查询值 select GROUP_CONCAT(ID) int...
本文目录一览: 1、临邑公积金离职多久可以取 2、临邑公积金离职后多久可以取出来 3、临邑公积金离职后多久可以提取 $[city_...
本文目录一览: 1、谁有完整的劳动合同英文版本啊? 谁有完整的劳动合同英文版本啊?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等法律、法规、规章的规定,在平等自愿,协商一致的基础上,...